【特别报道】智汇浦江:2025上海创新发展全景图 (首席记者 周瑾)清晨6:30的临港新片区,无人驾驶测试车辆已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开始新一天的运行;上午9:00的张江科学城,科研人员正在调试最新一代量子计算机;下午3:00的北外滩
【城市启示录】梧桐区vs硅谷巷:上海新旧共生的魔方密码 【本报城市观察组 7月15日专电】清晨7点,永康路老式弄堂的咖啡馆飘出桂花拿铁的香气,几位穿戴智能设备的年轻创客正在讨论元宇宙项目;正午12点,修缮一久的百乐门舞厅里,白发老
【长三角科创走廊特别调查】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创新:一条G60高速串起的科创生态链 ■ 空间重构:科创要素的流动与集聚地理格局:- 以上海为龙头,形成"一廊九城"空间布局- 沿线布局3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- 建成14个跨区域产业联盟数据亮点:• 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
【双螺旋革命】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与城市更新的共振效应 (首席记者 李振华 上海报道)清晨的杨浦滨江,百年工业遗存改造的"长阳创谷"里,90后海归博士陈默正带领团队调试量子计算原型机;与此同时,一江之隔的陆家嘴金融城,人工智能企
【长三角科创走廊】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创新:解码上海大都市圈的科技协同密码 【创新共同体的日常图景】08:00 松江G60脑智科创基地的科研团队与杭州之江实验室视频研讨;11:30 嘉定汽车创新港的工程师驱车前往昆山零部件产业园;15:00 合肥量子信息实验室的研究员